“重走长征路”——引帆起航,乘风逐浪
——实地考察第一天
“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若求久长,必先慎之,苏州大学“重走长征路”社会实践调查团在正式开展调查前已在苏州大学、苏州火车站两地以纸质问卷形式做前期预备调研,目的一在于简单了解苏州片区部分情况,目的二在于为后期正式实地考察“打底”,目的三在于提高调研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一件精美的瓷器是不惮于陶洗的,正像如果她要在世人的眼光中洗净尘寰,雍容大气,必先“苦其心志”。这与孙子的“慎战”之论不谋而合。
2016年7月13日下午16:59分,“重走长征路”四名队员踏上了启程去往首站——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旅游局进行采访的列车,队员们带着团队指导老师——社会学院副院长董娜老师的关怀与期待,带着团队后勤人员的鼓励与信心,带着事先联系好的地方机构的支持与默契,或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念,或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兴奋,一节车厢,四张窄床,26个小时,外面的世界就这么容下了这样的四个人。
一路上,队员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与旅客、列车员等人攀谈,有人说“火车上是故事出生的地方,也是灵感成长的地方”,队员们听着别人的故事,游历着别人的人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张家界桑植县是红二、红六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因而有着相当大的考察价值;也有湖南本地人分享家族过往的“红色故事”;老一辈的人告诉队员们湖南也是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有着浓浓的革命先烈的遗风......队员们收获良多,同时也在热烈的讨论中感受到革命之火代代相传,革命的精神经久不衰。
从一开始“床这么高,怎么上去?”到后来的“好像也不错”再到“河山如此多娇,年少不悉览之岂不憾哉”,队员们的心境随着路程的拉长不断变化,这大概也是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集体,走向社会,宣扬新思想,展露新风貌,走在科研前列,走在世界之巅,为山川添色,为发展助力。同时,队员们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当下民众对革命长征的看法,对红色旅游的看法,我们身先士卒,我们以身为率,“仰九牧正茂,承革命之火”作为革命传承的基石的红色旅游地,我们,来了!
“重走长征路”——师片言之赐,览红旅之貌
——实地考察第二天(桑植县旅游局采访、贺龙故居考察)
经过一夜的休整,来自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景点教育方式调研团队于2016年7月15日清晨,从湖南省张家界出发,前往调研的第一站——桑植县。湖南桑植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出发地,也是十大元帅贺龙的家乡。调研团将首站定于这里,就是希望能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加深对红色旅游的感知,同时也是信度与效度的双重保证。
约上午十点钟,调研团来到了桑植县人民政府,受到了桑植县旅游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对旅游局工作人员的采访中,调研团了解到
- 		
良好的交通条件对于旅游发展来讲至关重要,目前桑植县旅游的瓶颈是从张家界核心景区到桑植县的交通发展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但张家界到桑植到洪家关的高速公路已在初步筹备当中。
 - 		
新的十三五规划中,一改往日以发展工业为第一着手点,转为以通过招商引资促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以带动整体发展。
 - 		
目前桑植县旅游集中地以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为主,游客中以单位组织为主,个人游客量也十分可观。目前九天洞等自然景区正在整修,暂时不接待游客。整修后更为优越的条件优势以及全面开花的旅游景点宣传方式将带给桑植更为广阔的前景。
 - 		
目前从湖南省、张家界市,到桑植县都十分重视旅游发展,近两年旅游局的规格明显上升,向旅游方面倾斜的资源较以往更多。
在结束采访后,原本阴暗的天色逐渐放晴,于是我们决定继续之前的计划——考察位于桑植县洪家关的贺龙故居和贺龙纪念馆。在之前的信息搜集中,我们了解到这两个景点已经与百度地图进行合作,实现了景区内的全景拍摄,大家可以在百度地图中搜索“贺龙纪念馆”在进行网上游览。
约下午13时,调研团来到桑植县洪家关,今年正值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贺龙纪念馆景区进行了修缮保护。我们首先参观了贺龙故居,整体保护状况良好,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看着周围已亭亭如盖的竹树,练功房、马骡坊、火炕屋…..经久的年月似乎并没有给这些留下太多的烙印,而贺龙先生却在弥久的岁月中更为人们所感动,一生戎马,守候花下,纵然花无百日,人有长时。
之后我们准备继续参观贺龙纪念馆,但很遗憾因为停电原因,贺龙纪念馆暂时停止对外开放。
调研团经受了一路的山路颠簸,却也看见远山含翠,淼淼如仙,大概一趟叫之实践也好,旅程也罢的路走着走着,总归能走到人心里去
 
“重走长征路”——历史转折,铁血荣光
——实地考察第五天(遵义会议相关)
“遵义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遵义会议纠正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这个万分困难的危机时刻,毛主席扭转了航向,使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对我们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遵义会址是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周恩来
2016年7月18日下午14时34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社会实践调查团到达遵义会议旧址并开始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回忆纪念馆共有序厅及五个部分,序厅展示了毛泽东等人参加遵义会议的群像,第一部分——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第二部分——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第三部分——转战贵州、出奇制胜,第四部分——勇往直前、走向胜利,专题——征服雪山草地,第五部分——遵义会议、精神永存。
第一部分主要展示了在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清剿各革命根据地且中共内部受“左倾”教条主义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背景下,中共开始进行战略转移的相关展品及说明;第二部分展示了有关遵义会议展开的背景及内容的相关展品及说明;第三部分主要展示了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战略战术、军民关系、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展品及说明,其中重点介绍了红军四渡赤水遇到的艰难险阻与斗争策略;第四部分主要展示了红军突破重兵围剿,征服雪山草地等极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终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的相关展品及说明;专题——征服雪山草地细致的展示了红军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同时,与极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体现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第五部分则从与会人员和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遵义会议的评价等方面,展示了会议所体现出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创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可删减)
馆中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历史照片,真迹等,其中有很多富有特色以及创新思维的红色旅游宣传实体,如大量体现历史事件的历史油画,一笔一划的浓厚笔触点染着那段光辉岁月;又如娄山关大捷的景观设置,端枪的士兵、紧张部署的后方战略人员、崎岖的山势、嶙峋的乱石被展示的惟妙惟肖,连一个简单的眼神,一个鼓舞的手势都仿佛是在谱写血色史诗;再如多媒体态势图,多媒体半景画,沙盘,话剧视频,馆史资料自助查询,多媒体互动体验“情系遵义”电子留言(参观者在电子屏上留下了对祖国的深情祝福)等,这些用智慧凝聚,用现代化的思维火花碰撞历史的棱角的方式无疑是广受好评的,这在调研团与周围访客的接触中尤为突出。
调研团之后对红色景点集群如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众多与会人员在遵义会议期间的故居,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筹备会、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进行了考察并形成了对其红色旅游宣传方式的简单理解。
为加深对遵义会议旧址地区访客对红色旅游的看法的认识以及形成初步的判断,调研团随后在纪念馆出口处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以纸质问卷形式发放,涉及各年龄层次人群,访客大多表示支持,此过程我们以一分钟剪辑的短视频形式呈现。
四个小时的火车,贵阳到遵义,再累,我们没有停下追随红色精神的脚步,再难,我们没有忘却出征时的初心。
“重走长征路”——红歌渐却,余音不绝
——实地考察第八天(重庆相关)
“长征的路途”逐渐接近尾声,2016年7月20日,调研团来到了红色历史文化名城——“山城”重庆,实地参观了重庆市著名红色旅游景点怡园、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及杨虎城等英雄人物被害处、人民广场纪念碑等地。重庆作为直辖市,与先前进行调研的县市有很大区别,调研团将末站选在这里,是为了保证所研究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怡园是1945年9月至10月期间,国共谈判的地点之一,见证了美国调停国共关系等历史事件。红岩,记录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战斗历程,他们在国统区复杂艰难的条件下展现出来的思想意志和“同流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风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展现了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展出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让我们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在馆中调研团发现了一种富有新意的导游方式。游客只要打开微信,扫一扫展品旁的二维码,即可收听由馆方准备好的讲解录音,并查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视频。而且在之后的参观中,调研团发现重庆的多处红色景点中都配备了这样的导游方式。
调研团之后去往乐歌山烈士陵园景区,先后参观了“小萝卜头”被害处,白公馆监狱旧址和渣滓洞监狱旧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小萝卜头被害处前,导游的讲解使人们对革命先辈们更多一分崇敬,也对革命精神更多一分了解。在参观中,调研团发现白公馆监狱旧址和渣滓洞监狱旧址不同于之前参观的纪念馆,更多的是在尽力为游客还原当年的历史场景。而且游客也可以很轻松地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革命者的坚强意志与革命精神。所以调研团发现在历史旧址中实物和图片的陈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在旧址中使用过多的高新设备反而会冲淡历史的厚重感,降低红色教育效果。
调研团在即将结束参观时,意外地又发现了一种颇为有趣的展示方式——实景演出。这其实和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流行的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有异曲同工之妙,观众在历史场景中,看着演员演绎发生在这里的真实红色故事,自然会更全身心地进入戏剧情境,体验解放前夕革命者们浴血奋战,追求光明的伟大诉求。
在重庆市市级以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调研团发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137处,而且其中有11处位于公园内。可见,重庆的红色景点已经与市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无疑更易也接受,使得红色宣传在无形中达到预期效果。
红色之旅在第九天的夜幕中悄然结束,但是沿途的风景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们对红色景点多了一份了解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尊重,红色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且生生不息,这本就是一件令人肃然起敬的事。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获得了成长,建立了友谊。
“红歌渐却,余音不绝”,这首革命之歌我们会经久不息的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