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廉洁自律思想根基,直观感受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10月17日下午,社会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分党校秋季学期培训班学员前往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地研学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分党校校长刘鲁庆,专职组织员、分党校秘书李玲参加活动。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重点企业,是观察前沿科技、感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窗口。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和深入交流,引导学生党员、培训班学员直观感受我国在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思考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第一篇章:实地探访,感受科技之光
在汇博机器人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企业的机器人展厅、多功能实训区和研发测试区域。各式各样的研发设备,智能化的产线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令人印象深刻,生动诠释了机器人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在赋能工业制造转型升级、助力智慧生活提质增效等领域的实践价值。现场的多功能智能系统和研发设备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图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成果。


第二篇章:警示教育,筑牢廉洁之基
接着,师生党员集中观看了央视反腐专题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负十四亿》。从充满未来感的车间回到严肃的警示教育现场,强烈的对比引发了大家的深刻反思。片中典型案例的深刻教训,为以后步入社会、走向各行各业关键岗位的学生党员们上了一堂及时的、震撼的警示教育课。大家深刻认识到,无论未来身处何种岗位,守住初心、廉洁自律是立身之本、事业之基。唯有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确保在人生道路上不偏航、不走样。
第三篇章:大师引领,明晰时代责任
随后,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孙立宁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机器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生态建设”专题讲座。孙教授从国际和国内双重视角向大家介绍了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现状、前沿趋势与现有成果。为帮助同学们直观理解机器人技术如何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从自动化采摘提升农产品收获效率,智慧畜牧实现养殖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到手术机器人实现微创诊疗精度新突破,远程诊疗机器人让优质医疗服务触及更多基层群众,孙教授以案例为引,全景式地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孙教授强调,当前我们正处在机器人技术爆发式增长与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窗口期,机器人技术不仅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更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塑产业格局的“新引擎”,发展机器人技术既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必由之路,更是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他结合数十年扎根科研一线、攻坚核心技术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家精神。

第四篇章:书记寄语,矢志科研报国
最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刘鲁庆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党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震撼、知识的拓展,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锤炼。“探科技之光”是为了更好地“筑强国之心”,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让大家了解科技前沿,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力量,筑牢信仰之基,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强大的内生动力。

由此,他向全体党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将报国之志融入强国梦想。作为学生党员,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二是锤炼过硬本领,以创新实干担当时代重任。作为学生党员,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将研学中激发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化为实际行动。三是发挥先锋作用,以模范言行凝聚奋进力量。作为学生党员,不仅自己要学深悟透,还要积极向同学分享研学收获,带动身边同学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进斗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青春合力。

本次实地主题研学活动以科技之光启迪思想,以廉洁之基筑牢防线,以大师之述明晰方向,以书记之寄语凝聚力量,实现了党性锤炼、警示教育与学术启航的有机统一。全体学生党员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把科技震撼转化为奋进动力,把思想洗礼转化为行动自觉,在求学路上锤炼过硬本领,在强国征程中勇担时代使命,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