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李可:《从deepseek谈东方式AI及对人文社科的启发》
时间: 2025-09-22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5919日下午15:00,社会学院院友、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秘书长李可受邀回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从deepseek谈东方式AI及对人文社科的启发”的主题讲座。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林楠、中关村超互联联盟副总工程师陈浩、中关村超互联联盟苏州基地工程师屠昌志、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进及学院师生出席活动并参与交流,共同探讨AI背景下中国人文社科融合发展的问题。本次活动由社会学院院长黄鸿山主持。

讲座伊始,黄鸿山教授详细介绍了李可老师的履历并向其颁发“陪伴计划”导师聘任证书。李可老师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在人文科技实践领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著有《东方式AIAI新文明》等学术著作。随后李可老师为师生带来了主题为“从deepseek谈东方式AI及对人文社科的启发”的精彩讲座。李老师以DeepSeek-V3.1的发布为切入点,认为该模型AI技术深度融合东方哲学,通过MOE+MLA架构实现高效计算,突破了西方算力垄断。随后,李老师结合其参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经历,系统阐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范式创新、文化根基与战略布局,提出“东方式AI”正在全球AI格局中从追随者迈向引领者,并逐步形成融合中华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全新发展路径,这对当下人文社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讲座结束后,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林楠,中关村超互联联盟副总工程师陈浩,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进,中关村超互联联盟苏州基地工程师屠昌志相继发言,参与讨论,认为通过与东方式AI技术的深度交融,凸显了人文学科对价值塑造、意义建构与文化阐释的重要意义,并对AI潮流下人文学科和学生个人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指明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深化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与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的合作关系,联络院友情谊,也为我院人文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我院将推动人文社科与AI技术深度融合,助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迎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