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促进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
时间: 2017-10-16  作者:   浏览次数: 383
促进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
2017年10月16日 07: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苏培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期再度掀起了文化旅游热。其中,历史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生态文化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深受游客喜爱,市场反响较好。面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文化旅游研究应更敏锐地跟上市场动向,努力走在市场前列,起到理论引导实际的作用。

  文化旅游带动传统文化复兴

  国庆节期间,各地纷纷打响“传统文化”品牌,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在广东省潮州市,手拉壶现场制作与知识科普展、大吴泥塑现场制作与民俗主题展、传统民乐表演、汉服展示与表演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引得游客拍手称赞。10月2日,在广东省惠州市,游客周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旅游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带着孩子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假期,还在游玩、体验的过程中长了见识、补了知识。”

  文化旅游热正是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表示,发展文化旅游意义深远。首先,我国很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通过旅游得到了复兴传承。如江苏的刺绣、东阳的木雕、福建的舞狮等。其次,传统小众文化得到普及,如地方戏剧等。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文化诞生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特征。此外,民族文化借助旅游业的繁荣得到弘扬,成为民族融合、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内涵

  在热闹的文化旅游现象背后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旅游规划、策划与开发欠缺对文化的深度挖掘,满足于拼图式的文化堆砌,未能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展示地方文化的本质精神。

  在文化旅游中,文化与旅游相互汲取养分、共同发展。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朝枝认为,文化既是旅游的表现形式,也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要素之一。但目前大家就旅游对于文化作用的认知仍停留在“旅游是文化的传播渠道”这样的理解。旅游视角的文化研究是从人类流动的过程来看文化的产生与传播,而文化视角的旅游研究则强调文化生产与传播活动中的旅游体验与影响,两者并不相同,相关内容需要学界进一步厘清。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教授魏向东表示,首先,应大力加强对中国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深刻揭示中国文化旅游的独特价值。所谓深入研究,要对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有整体观照,将个体遗存放在整体文化背景下,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单一的文化现象,避免文化研究陷入碎片化状态。其次,每一个地方文化的发展都有其独特成因,应在深入调研当地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发现地方特色,从地方整体发展的高度,整合并提炼地方文化的独特性,用当代人理解的方式解读文化、表达文化,肩负起传播文化的使命。最后,通过发展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借助创意与技术,让旅游变成喜闻乐见的载体,让深厚的文化充满亲切感,在接触与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文化旅游创新产业的成活机会,缩短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时空距离,使古老的文化焕发新春。

  在戴学锋看来,实现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必须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国外的实践证明,市场化环境是创新发展的最重要土壤。对此,一是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二是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三是提供空间让资金能够进入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中,而不仅仅是政府直接投资。

  记者 苏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