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概况

社会学院学生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服务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教育管理服务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注重全面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积极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

1.1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主题教育常抓不懈。组织“与信仰对话”精品报告进校园,通过杨志明“中国农民工的发展”、管必红“海外华人的中国梦”讲座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2015年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增强依法治国意识”为主题,开展10场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开展6项主题党日活动。2016年以“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 做合格党员”为主题,开展11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开展7项主题党日活动。

1.2坚定人才培养是任务,扬主旋律传正能量。坚持立德树人,学院团委“四进基石固思想,四信火炬筑信仰”项目获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优秀基层项目。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16年4月19日今日头条、名城苏州网一则“一乘客突发昏厥抽搐苏大热心学子现场施救”的新闻传遍校园、4月20日新华网“大学生救公交昏厥乘客谢绝采访 称做了该做的事”、网易“苏大学子救援昏厥乘客获赞”内容在网络上快速传播,社会学院13级魏淦泽、14级张润泽的事迹得到师生的高度赞扬。

1.3坚定网络媒体是机遇,建设管理并重推进管好建好 “一站两微”,即学院专题网站、学生组织的微博、微信,通过开展“学生组织网络管理建设”主题系列,“学生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实现学生组织网络管理年度化、教育内容专业化,宣传队伍规范化建设,自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共建健康的校园网络空间。“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创新案例”获苏州大学第一届网络文化节三等奖,社会学院荣获2015年苏州大学首届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组织奖。

1.4坚定民主权利是保障,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充分保障学生的民主权利,坚持召开团代会、学代会、科代会、社联大会,问政于生、问需于生、问计于生。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公开制度、落实党员联系人谈话月报制度、深化专职辅导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强化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重视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坚持实行周日晚党委副书记值班制度、周三周五晚青春驿站学生党员值班制度,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坚持发挥关工委督导的作用,通过离退休老师对学风班风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增强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2.1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教育引导党员以遵守党章党规为基本要求,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任务,自觉按照党员标准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访党员,忆初心”。本科生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党支部被推荐为苏州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联系点,该支部“寻访身边党员,感受入党初心”活动被学校推荐参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活动内容被摘编在《苏州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通报》。

“亮身份、树形象”。本科生旅游管理系党支部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辅导员郝珺获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本科生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党支部2016届毕业生党员“女神兼学霸,苏大这间宿舍有点牛”在中国新闻网、新浪苏州、搜狐网、中国江苏网、网易、扬子晚报,苏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党员爱行助力团“凝聚青年奉献社会之力探索党员志愿服务之路”荣获苏州大学2015年“创意无极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意大赛三等奖,该团队荣获苏州大学2015年度王晓军精神文明奖先进集体,被学校推荐参加江苏省2016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评审。

“强基础、促创新”。规定动作不走样抓好落实。党员制定自学计划落实到周,已撰写“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两次,参与专题讨论四次;党支部坚持每个专题四步走:即党支部书记上党课启动、党小组专题讨论推进、组织主题党日活动践行、做好记录完善台账归档。自选动作有创新重视宣传。学院党委开展“弘扬长征革命精神,共担时代青年责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景点教育方式调研”内容在扬子晚报、重庆日报等媒体进行了宣传,“阅读红色经典”、“共摄红色经典”等活动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党员重温光辉历程,弘扬长征革命精神。本科生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党支部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党日活动,本科生旅游管理系“以吾之行,换您一诺——文明旅游倡议暨世界环境日”党日活动,本科生社会学系“科研优推优”系列党日活动,研究生联合党支部赴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感受先烈情怀,做四讲四有党员”党日活动,通过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铭记党员身份,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表率。

2.2 改进分党校教育和培训

改进培训方法。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及工作流程,结合教育阶段特点与学生实际需要,统筹六个相结合:新生教育与发展党员工作相结合,年度团内推优与五四群英会相结合,预备党员培训班与观摩预备党员转正答辩会相结合,毕业生党员最后一次党课与文明离校党员志愿者招募相结合,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与个人档案整理相结合,学生党支部新增与党支部委员专题培训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持续性和针对性。

改进载体手段。通过“网上党校”组织上网学习、在线培训,参与网上论坛,增强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建立培训QQ群,明确培训要求与侧重,提醒时间节点,加强学员交流,提高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员爱行助力团微信每日推送党章、党纪党规内容、学院党建活动和党校培训通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

改进培训学风。坚持从严管理、严格执行党校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培训考勤、志愿服务登记、党建书屋阅读活动、书面测试、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教育培训的真学真懂真信。

改进调研方式。学院分党校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任务的同时,加强了每项培训活动的调研,了解教育效果,发现工作不足,改进服务质量,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015-2016年分党校举办4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培训学员108名,通过率100%优秀率20.01%,举办4期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培训学员135名,考试通过率100%,优良率65.40%,优秀率20.74%。组织6人次参加市级省级工作培训,学院组织支部委员专题培训4次,为了扩大发展党员工作教育宣传面,学院针对2015级、2016级全体新生454人开展专题党课、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130人开展了2期培训班,组织2届毕业班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专题培训,严格做好249名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审核转出,2015-2016年发展党员118名,按期转正95名。

三、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3.1 回归初心育人才,落细落实强学风

遵守一本教学手册,强精细管理。学院以创建优良学风班为契机,成立院优良学风班评选工作组。认真执行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社会学院关于请假与考勤的管理细则(修订稿)》严格管理课堂纪律,维护教学秩序。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创新举措大力推动学风建设,制定《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优良学风班评选办法(试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优良学风班奖励办法(试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012级历史师范班、2013级信息资源管理班获得苏州大学2013-2014学年优良学风班荣誉。

办好两个专题讲坛,启智慧人生。“名家讲坛”邀请杨志明、管必红、万心蕊、张姬雯、杨振红、陈谦平、风笑天、方鸣、薛理桂、张冠生、牟发松、林闽钢、王学典、胡鸿杰、杰·斯蒂芬唐尼、朱诚如、郑功成、王文涛、阮炼、Juha Hämäläinen、陈志铭等学术界知名学者,为学生带来21场高水平讲座。“励志讲坛”邀请优秀毕业生、校友返回母校开展活动,吴志祥、申晨不仅到学院开展专题讲座,也受邀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搭建三个交流平台,融国际文化。学院搭建“走出、引进、融合”三个交流平台,主动拓展国际交流的活动与项目。举办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宣讲会、“国际视野”学生专场、邀请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Brian A Schwartz博士全英文的讲授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与国际留学生互动的“Explore Suzhou 系列”。与66名台湾青年学生游学团交流学习。2015-2016年共有65名同学出国(境)交流,其中2位学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人才奖学金项目,1位学生获得AIESEC海外志愿者/海外实习项目,9位学生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14位学生获得苏州大学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奖学金。

贯穿四年主题系列,树规划意识。学院按教育阶段特点,逐步递进式的开展主题教育,如“赢在起跑线”新生教育系列、“职业规划课程导入”系列、“真人图书馆”系列、“学吧.学霸”优良学风班创建系列、“学在苏大锦瑟年华”专业成长系列、“蕙兰菁英”女生求职能力专题课程培训班、“毕业生创就业指导”系列,将教育贯穿大学四年,全方位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综合竞争力。

3.2 平安健康潜入心,公正友善促和谐

安全教育广覆盖。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黑车、传销等影响到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学院做到“三个加强”努力打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互助,形成互相提醒的好习惯,营造共同防范的好氛围。加强教育,注重观念引导,增强法律意识。东吴相声俱乐部连续两年参加独墅湖高校区安全宣讲文化演出,2016年组织“曲艺新声话忧虑,校园安全呈太平”相声专场,学院2016级新生代表队获独墅湖高校区安全比赛二等奖。

“三走”体育强体魄倡导 “三走”体育融入日常,组织微信计步活动、新生舞蹈大赛、炫舞大赛、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连续两年获得苏州大学体育运动会“道德风尚奖”,参加江苏省苏南大学生跆拳道交流赛团体特技三等奖。打造体育锻炼精品社团,我院KICKER足球俱乐部参加首届“恒大冰泉杯”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苏大校内赛)勇夺冠军,承办参与苏州大学“迎新杯”足球联赛、“院系杯”足球联赛、“苏大杯”足球联赛、独墅湖高教区足球联赛,开展“七彩足球,欢乐来袭”、“相约KICKER---足球文化周”系列,该社团被评为江苏省“百团大战2.0”最具影响力社团三等奖。2016年暑期kicker“走进社区绿茵场”社会实践得到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获校级优秀小分队,该项目被推荐参加全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

心理教育融日常。开展“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活”系列讲座,“3.20咱爱您”心理健康周,“5.20心理健康节”系列,“金色健康月”,帮助学生树立身心健康意识,增强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团辅、心理趣味运动会、三行家书、考前减压、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电影赏析等多形式多渠道,将生命教育深入学生心中。组织参加学校的“开启你的《完美旅程》,学习心理减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世界精神卫生日﹑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等活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

奖惩助贷重引导。学院着眼于平等公正、诚实守信的奖惩助贷管理思路,着重 “四个养成教育”:养成公平竞争的好习惯,凡评优推荐必公示,培养学生公开公正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签订《社会学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做好假期离校登记制度,严守宿舍管理规定,培养学生按章办事的意识。养成平等尊重的好习惯,尊重他人隐私,文明友善相处,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不攀比不虚荣,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意识。

3.3 实践育人强特色,特色育人强专业

学院坚持打造“三个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坚持项目带动,打造“科研实践课堂”。立足学生科研需要,建立立项机制,新制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促进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学院学士杯,自下而上汇资源,自上而下立项目;通过文科学术科研联盟“育研家”培训计划推进项目规范有序推进;通过每周三下午由研究生学长学姐主讲的“导生交流站”,重点推进影响力强、作用发挥明显的项目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2015-2016年学院举办学术科研类竞赛、培训、讲座等活动共计40余场,累计参加学生1000余人次,院学士杯立项19项。莙政学者3位顺利结项、其中江蓓、金雁赴台湾交流,现1名莙政学者在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4项,省级重点项目5项,省级一般项目3项,省级指导项目3项,校级项目8项。校第十七批、十八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申报55个项目获立项,其中包括1项重大预研项目,9项重点项目。校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55件作品获奖,团体总分第一,连续第五次捧得“挑战杯”奖杯。“4DS团队”荣获全国第七届“Legend-Star”大学生商业与创业项目精英挑战赛武汉赛区三等奖;“逆风团队”全国大学生第五届公共关系策划大赛优秀奖。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展优秀作品、百强项目进入到中国青年行。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1篇。4支实践团队进入全国“青年中国行”暑期大学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百强团队

坚持志愿服务,打造“联合公益课堂”。 学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在与葑门街道、翠园新村、东湖大郡社区等长期合作的基础上,2015-2016年与苏州工业园区海德社区建立实践基地开展老年电脑培训班,与欧典社区等6个社区长期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2015年暑期与社区合作的实践项目“凝聚青年奉献社会之力,探索党员志愿服务之路—以苏大党员爱行助力团为例”获得“苏州银行”杯创意无极限三等奖。与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青少年德才培训基地、上海淑德公益基金会合作的“公益放心班”试点项目获得苏州市教育局颁发的优秀公益服务单位荣誉。与姑苏区金阊街道团工委合作策划的国际残疾人日特别活动在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媒体进行宣传。与里河社区街道合作开展的“医路启程——残疾人社区融入阳光计划” 获得广东省福康全国高校社工人才项目评比一等奖。每周末与独墅湖图书馆、蝴蝶妈妈公益坊、金阊区老年公寓、梦想树天使家园、爱乐自闭症儿童关爱中心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2015-2016年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285场,参与志愿服务1547人次,服务总时长达30972小时。

坚持专业特色,打造“基地实践课堂”。为响应2015年全国两会“建设书香社会”号召,学院以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首届“书香传承社会共建”主题系列活动,与苏州市图书馆、独墅湖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素养协会、校党校、校档案馆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苏州市图书馆经典诵读”、“李公堤晒书会”、“高校信息检索大赛”、“国际档案日秉笔档案筑梦兰台”等有专业特色的阅读活动,其中14级信息资料管理陈钊艳同学进入第十届“百度无限”全国高校信息搜索大赛总决赛,增强了专业教育的感染力。与科锐尔人力资源服务(苏州)有限公司、“七都江村实践基地、东吴公益坊,苏州红十字会实践基地、上海市嘉定区红十字会实践基地,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市星舟旅行社开展实习、实践与比赛,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学科知识,提升实践育人效果。积极参与苏州大学带薪实习项目(简称S-UIPP),与“同程网”、“中茵皇冠假日大酒店”、“福朋喜来登大酒店”等多家单位合作,将课堂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专业直观性,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素养与质量。

3.4综合施策创就业,服务学生促发展

实施一把手工程”。学院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尽早实现人生价值。

提高就业指导水平。调研毕业生求职意愿、随时发布就业信息、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积极组织校园招聘、时刻提醒学生就业安全、切实维护学生就业权益,落实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组织金融银行网申、简历修改及备考讲座、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讲座、毕业生考研备考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提高学生求职能力。杨宗典同学获江苏省第十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李慧同学获苏州大学第十一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社会学院连续两年荣获校级大赛优秀组织奖。

持续做好就业服务。详细统计毕业生的手机号,微信、QQ,家庭地址,就业情况,未就业原因,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一生一策”动态帮扶,对离校尚未就业毕业生做到“主动联系一次、提供辅导咨询一次、向用人单位推荐一次”,想方设法推动学生早就业、就好业,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教育,建立“星星之火-社院创业吧”QQ群,邀请创业校友、有意愿创业的在校生共议创业愿景,共享创业经验;邀请同程网吴志祥、知名媒体评论人申晨为同学们讲述创业之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比赛,潘桐同学获2016年第六届吴中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生涯规划全过程。

2015届年终就业率86.61%,升学出国率为22.62%,2016届12月8日统计就业率为83.64%,升学出国率为23.64%。

四、筑牢体系抓好队伍,增强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为了更快适应队伍精简,为了更稳提高工作质量,学院筑牢辅导员队伍履职、约束、培训、发展的规范体系。

4.1 坚持“三深入”履行岗位职责。2015-2016年专职辅导员学生谈心谈话近千次,参与学生活动近150场,走进学生宿舍160余。马竞飞在校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下为60名新生进行心理咨询。党委副书记董娜深入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专题党课15讲,兼任本科生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党支部书记,暂时兼任2014级192位学生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指导学生社会实践3项。辅导员的汗水和泪水带来了校园的稳定和谐,学院学生工作无重大突发事件,无考试违纪事件。

4.2 评估管理质量弥补工作不足。学院党委每年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对年级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和同学们的期望,党委副书记逐一与年级辅导员交流沟爱,寻找原因,改正问题,弥补不足,提升质量。

4.3 重视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水平。两年里3位专职辅导员获得国家生涯规划师资格证,参加省级以上辅导员专题培训10人次,郝珺挂职校团委半年。董娜同志被学校推荐到江苏省优秀女性人才库被评为苏州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优秀个人。

4.4 增强职业能力奠定发展基础。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指导调整辅导员职责分工,支持鼓励辅导员工作有侧重、研究更精深。2015-2016年辅导员公开发表论文3篇,完成省级党建课题1项、校级党建主题活动1项,2人晋升,1人转岗。新增1个实践基地, 2人晋升,1人转岗。

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鼓励辅导员多读多写多思,提升案例式教育管理的能力。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项目式研究,形成一批拿得出手、有深度、有影响、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

2.毕业生就业率距离上级要求尚有差距。持续加强与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持续加强与引导考研出国学生早做准备,做好考研宣讲和培训工作;持续加强创业意识的引导,开展励志讲座,配齐配强专兼职创业导师库的完善;主动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学习领悟—成功体验—反哺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展望未来:

社会学院学生工作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